青眼真知我释义


【青眼】1.指对人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贾重揖皂帽人,且嘱青眼。”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近来她渐渐感到青春之消逝而陶先生之忠诚如昨,在众人未到之先,我们的太太对于陶先生也另加青眼了。”参见“青白眼”。2.借指知心朋友。唐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宋司马光《同张圣民过杨之美明日投此为谢》诗:“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久隐青城,忽逢青眼。”参见

【真知】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庄子·大宗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南朝宋谢灵运《辨宗论》:“真知者照寂,故理常为用,用常在理,故永为真知。”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一:“真实处,便是真知;纔以不知为知,必是欺伪底人。”明张弼《答苏州别驾周德中》诗:“欧阳自号无仙子,卓识真知冠古今。”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无真知不得轻置议,以防识者捧腹耳。”毛泽东《实践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