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天山战未鏖释义


【青海】湖名。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名鲜水、西海,又名卑禾羌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北史·吐谷浑传》:“青海周围千餘里,海内有小山。”唐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宋杨忆《汉武》诗:“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2.喻边远荒漠之地。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名列丹书难指罪,身投青海已无家。”3.东方之海。也借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淮南子·墬形训》:“青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青海。”高诱注:“东方之海。”元迺贤《京城杂

【天山】1.山名。(1)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天山,即此。(2)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县;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2.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漢

【战】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膳切,旃去聲。《說文》也。《左傳·莊十一年》皆曰戰。又懼也。《書·仲虺之誥》小大戰戰。又姓。漢戰兢,明戰愼。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鏖】《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刀切,音。《集韻》盡死殺人曰鏖。《前漢·霍去病傳》合短兵,鏖臯蘭下。《註》鏖,謂苦擊而多殺也。又山名,見前鏊字註。又《字彙補》器也。亦銅盆也。又《集韻》悲嬌切,音鑣。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