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来海峤释义


【清跸】1.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李善注引《汉仪注》:“皇帝輦动,出则传蹕,止人清道。”《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用,清蹕而临太学。”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四二:“扇掩红鸞金殿悄,一声清蹕捲珠帘。”明唐顺之《朝谒长陵》诗:“清蹕传虚谷,灵旗隐洞房。”2.借指帝王的车辇。唐沉佺期《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迴。”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大名河朔之咽喉,或蹔驻清蹕,扬天威以壮军声。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海峤】海边山岭。唐张九龄《送使广州》诗:“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嶠行。”宋文天祥《战场》诗:“三年海嶠拥貔貅,一日蹉跎白尽头。”明何景明《明月篇》:“长安月,离离出海嶠。”朱祖谋《望江南》词:“不信明珠生海嶠,江南哀怨总难平。”

防风庙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