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论才不才释义


【岂】《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說文》還師振旅樂也。又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又《集韻》《正韻》可亥切,音鎧。與凱愷通。軍勝之樂也。又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 《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漢典考證:〔《說文》還師振樂也。〕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 考證:

【论才】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选拔人才。论,通“抡”。宋王安石《详定试卷》诗:“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不才】1.没有才能。《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唐李山甫《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至道非内外,詎言才不才。”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2.指无才能者。《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明文徵明《还家志喜》诗:“清朝自是容疎嬾,明主何尝弃不才。”3.不成材。《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4.指不名誉。宋司马光《论张方平第三状》:“今方平举措轻脱,震骇一方,传笑天下,不才之跡,章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