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阔十五年释义


【契阔】1.勤苦,劳苦。《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説。”毛传:“契阔,勤苦也。”唐韩愈《合江亭》诗:“萧条緜岁时,契阔继庸懦。”王闿运《罗季子诔》:“风尘契阔,未扰子形。”2.久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宋梅尧臣《淮南遇楚才上人》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巖庵。”郭沫若《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叶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3.怀念。《历代名画记》卷六引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