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韬园客剥释义


【芡】《唐韻》《集韻》《正韻》具險切,音儉。《說文》雞頭也。《揚子·方言》、芡,北燕謂之,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或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古今註》葉似荷而大,葉上蹙縐如沸,實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度飢,卽今蔿子也。《周禮·天官·籩人》加籩之實:蔆、芡、、脯。《韓愈詩》平池散芡盤。

【韬】《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弓衣也。从韋舀聲。《玉篇》劒衣也。《廣韻》藏也。《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又《玉篇》義也。又《玉篇》韜杠也。《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又《玉篇》寬也。又《韻會》與弢同。《前漢·藝文志》《六弢》。《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弢與韜同。又《集韻》叨号切,音套。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园客】传说中的仙人名。《文选·嵇康<琴赋>》:“絃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李善注引《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神蛾止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时有好女夜至,自称‘我与君作妻’。道蚕状,客与俱蚕。得百头茧,皆如瓮。縿茧六十日乃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如。”2.游园的人。唐刘禹锡《题于家公主旧宅》诗:“邻家犹学宫人髻,园客争偷御果枝。”宋梅尧臣《和王德言夏日晚步》诗:“芡韜园客剥,蒲刃水祅惊。”3.谓隐士。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序》:“元明以来,山人园客

【剥】〔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駁。《說文》裂也。从刀,彔聲。《玉篇》削也。《廣韻》落也,割也,傷害也。《楚辭·九思》怫鬱兮肝切剝。又《增韻》褫也,脫也。又卦名。《易·剝卦》剝也,柔變剛也。又《周禮·秋官·柞氏》冬日至,令剝隂木而水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又殺牲體解之名。《詩·小雅》或剝或亨。又《禮·檀弓》喪不剝奠也與。《註》剝者,不巾覆也。脯醢之奠不惡塵埃,故可無巾覆。又《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音璞。力擊也。《詩·豳風》八月剝棗。《註》擊也。又音卜。《魏·劉楨·魯都賦》毛羣隕殪,羽族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