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藋同一亏释义


【蓬藋】1.蓬草和藋草。泛指草丛;草莽。南朝梁沉约《郊居赋》:“披东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伊余採樵者,蓬藋方索寞。”清唐孙华《冬日书怀》诗:“思欲逃蓬藋,栖彼林谷幽。”2.指代草舍,贫者所居。宋陆游《老马》诗:“马固忘华厩,士亦安蓬藋。”元王祯《农书》卷一:“﹝农者﹞饭麄糲,居蓬藋。”清钱谦益《祭王二溟方伯文》:“我困蓬藋,党祸未了。”

【同一】1.共一,合一;统一。《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2.相同;同样。南朝宋张镜《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浄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艾青《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漢

【亏】《說文》亏,於也。象氣之舒。从丂从一。一者,其氣平之也。今作于。(虧)《唐韻》去爲切《集韻》《韻會》驅爲切,音。《說文》氣損也。《徐曰》气闕,則其出舒遲,故字从亐。《廣韻》缺也。《史記·蔡澤傳》月滿則虧。《晉書·律歷志》月在外道,先交後會者,虧蝕西南角起。又與羲通。《六書正譌》伏羲,古作虙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