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骀强欲追高躅释义


【驽骀】1.指劣马。《楚辞·九辩》:“却騏驥而不乗兮,策駑駘而取路。”唐李群玉《骢马》诗:“青芻与白水,空笑駑駘肥。”清陈维崧《簇水·见古寺放生马而叹之》词:“草头一点,猛气削駑駘凡马。”2.喻低劣的才能。《晋书·荀崧传》:“臣学不章句,才不弘通……思竭駑駘,庶增万分。”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湖州唐子、平凉赵子辈者,凡若干人,僕之駑駘,十不及其二三。”邹韬奋《<萍踪寄语二集>弁言》:“我于愧怍之馀,一面想乘此机会把自己充实一些,以作继续为社会勉竭驽骀的准备;一面仍时常不忘须就浅见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高躅】1.崇高的品行。《晋书·隐逸传赞》:“确乎羣士,超然絶俗,养粹巖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唐颜真卿《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体浑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其他名师硕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盖亦多矣。”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宋苏舜钦《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3.指归隐。唐卢纶《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太平广记》卷七五引唐张读《宣室志·王先生》:“有弘农杨晦之,自长安东游吴楚。行至乌江,闻先主高躅,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