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无遗事释义


【年少】。《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郭沫若《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遗事】1.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司马法》是其遗事也。”唐张乔《送朴充侍御归海东》诗:“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郭沫若《残春》一:“我对着这种风光,每每想到古人扁舟载酒的遗事。”2.犹馀业。《史记·乐毅列传》:“夫齐,霸国之餘业而最胜之遗事也。”3.谓弃置不管世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宋陆游《仪曹直庐》诗:“而我正遗事,枕藉书一牀。”4.过失之事。宋石介《上孔中丞书》:“如有钳缄其口,朝廷有闕政,国家有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