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诗 > 送王竦朝散赴阙

送王竦朝散赴阙——默识如蓍龟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mò shírúshī guī

默识如蓍龟释义


【默识】记住。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準之,诚不足怪。”李善注引《汉书》:“张安世,字少孺,为郎。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篋,詔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唐裴铏《传奇·昆仑奴》:“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清二石生《十洲春语·攟语》:“投赠诸什,皆默识成诵。”汉

【蓍龟】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指占卜。《易·繫辞上》:“探颐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唐崔涂《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輦出此二千六百万万餘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於民无所甚损,然此著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巍巍文正,国之蓍龟

送王竦朝散赴阙其它诗句

我家衡山公
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
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
云有骥騄姿
胡为三十载
尚人穷苦词
丈人不妄语
未效此何疑
朅来清颍上
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
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
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
永与霜雪期

相关高校推荐

罗格斯大学
巴克纳尔大学
盖提斯堡学院
南俄勒冈大学
圣奥雷夫学院

推荐阅读

春日山中竹
二月雪
新亭
明日黄花蝶也愁

可能你会感兴趣

每见公卿不下床
沓嶂宽围巴水通
正要名士同驱驰
琼户正当窗
木魅风号去
今夕是何年
南北东西
思君如流水
树木犹为人爱惜
滴著老莱衣
纱衣秋意早
道人愿力坚
客心莫迟留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