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在涂炭释义


【万民】广大百姓。《易·谦》:“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史记·蒙恬列传》:“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将以諫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水浒传》第一回:“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禳天灾,救济万民。”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他们都是酋长之下,万民之上的人。”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涂炭】1.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孔传:“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晋潘岳《西征赋》:“竭股肱於昬主,赴涂炭而不移。”太平天囯汪潭《建天京于金陵论》:“於是龙车光降金陵,日驭威临建业。后舞前歌,出军民於涂炭。”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治世安民,是为了拯生民于涂炭。”2.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南朝梁沉约《梁鼓吹曲·道亡》:“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旅赫灵断。”清吕守曾《经史法戒诗》之十:“治安共説梁天监,南北通和救涂炭。”3.泥淖和炭灰。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