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向月舞罗衣释义


【美人】1.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六韬·文伐》:“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唐顾况《悲歌》:“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女宠虽为患,过终在男子。范同叔云:‘吴国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来!’”2.喻君上。《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王逸注:“举与怀王,使览照也。”3.品德美好的人。《诗·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郑玄笺:“思周室之贤者。”《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汉赵岐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唐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舞】〔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

【罗衣】丝织品制成的衣服。汉边让《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三国魏曹植《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唐杜甫《黄草》诗:“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溼罗衣?”明周在《闺怨》诗:“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