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迷乱草释义


【茂陵】1.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2.陵墓名。(1)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殯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2)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3.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迷乱】1.迷惑错乱。《庄子·秋水》:“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唐张鷟《游仙窟》:“下官寓游胜境,旅泊闲亭,忽遇神仙,不胜迷乱。”茅盾《子夜》三:“她的脸色现在又飞红了,她的眼光迷乱,她的胸部很剧烈地一起一伏。”2.指迷失。许地山《集外·女儿心三》:“她们走过几个山头,不觉把路途迷乱了。”3.使迷惑错乱。《荀子·臣道》:“偷合苟容,迷乱狂生。”杨倞注:“迷乱其君使生狂也。”《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迷乱上下,不知法相。”清李旦华《摸鱼子·雨》词:“他乡梦,休把音书远寄,空阶迷乱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