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名曰清辉释义


【立名】。《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汝若事君尽忠,立名千载,吾死不恨焉。”清龙启瑞《宋伯姬论》:“有闻而慕之者,将残身以立名。”2.命名;建立名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盖羣论立名,始于兹矣。”章炳麟《文学说例》:“及其立名借字,则社会已开,必在虞夏以后也。”

【曰】《唐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說文》詞也。从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註》徐鍇曰:今試言曰,則口開而氣出也。《玉篇》語端也。《廣韻》於也,之也。《增韻》謂也,稱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按《古文尙書》曰若作粵若,曰放勳作曰,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訓爲詞者則如字耳。

【清辉】指日月的光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否终则承之以泰,晦极则清辉晨耀。”唐杜甫《月圆》诗:“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明高启《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登楼强欲揽清辉,刁斗连营不堪听。”郁达夫《出奔》三:“但从窗隙里漏进来的亮光,还不是天明的曙色,却是积雪的清辉。”闻一多《神话与诗·说舞》:“灌木林中一块清理过的地面上,中间烧着野火,在满月的清辉下,吐着熊熊的赤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