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芽出土吴江曲释义


【兰芽】。常比喻子弟挺秀。南朝梁刘孝绰《答何记室》诗:“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好箇通家女兄弟,海棠红点紫兰芽。”清全祖望《庆历五先生书院记》:“再世兰芽,陔南弗替。”参见“芝兰玉树”。

【出土】谓古器物从地下被发掘出来。清叶廷琯《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寰宇访碑录>叙》:“其时出土之物尚少。”2.从土中生出来。亦比喻事物萌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至于你没出土儿就遭了这场颠沛流离,惊风骇浪,更自可怜。”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花夕拾》。”王汶石《大木匠》:“冬小麦已经出土,褐色的渭河原野,一望浅绿。”3.高出地面。戴煌《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在罗盛教的墓前竖起了一块出土五尺多高的墓

【吴】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

【江曲】处。《宋书·谢晦传》:“齐轻舟於江曲,殄鋭敌其皆湮。”唐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清方朝《碧落洞》诗:“日暮棹秋水,烟花满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