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滨滇池释义


【昆明】1.指汉代昆明池。《汉书·元后传》:“秋歷东馆,望昆明,集黄山宫。”宋司马光《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以诗谢之》之一:“不唯汉帝昆明小,更觉唐家曲水贫。”清吴伟业《桃核船》诗:“汉家水战习昆明,曼倩偷来下瀨横。”2.古代我国西南部族名。《汉书·西南夷传》:“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十餘辈间出西南夷,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当羌乃留为求道。四岁餘,皆闭昆明,莫能通。”

【滨】〔古文〕《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又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又《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箋》頻作濱,厓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 《集韻》或作瀕。漢典考證:〔古文〕 謹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濱下引古文字,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 考證:〔古文〕 謹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濱下引古文字,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

【滇池】又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东西两岸,有金马、碧鸡两山夹峙。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史记·西南夷列传》:“蹻(庄蹻)至滇池,方三百里。”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滇池泽在昆州晋寧县西南三十里。其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滇池。”晋左思《蜀都赋》:“殆而朅来相与,第如滇池,集于江洲。”唐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赤藤为杖世未窥,臺郎始携自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