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念家道释义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明梁辰鱼《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唐马总《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唐刘驾《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3.仿佛,好像。唐寒山《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家道】1.成家之道。指家庭赖以成立与维持的规则和道理。《易·家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隋王通《文中子·礼乐》:“冠礼废,天下无成人矣;昏礼废,天下无家道矣;丧礼废,天下遗其亲矣;祭礼废,天下忘其祖矣。”宋秦醇《谭意歌传》:“意治闺门,深有礼法,处亲族皆有恩意,内外和睦,家道已成。”清刘大櫆《卢氏二母传》:“嫡妾之义不明,则家道乖而父子之恩絶,兄弟之伦废矣。”2.家业;家境。《梁书·明山宾传》:“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宋罗烨《醉翁谈录·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纔经三载,家道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