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寂由来在渊思释义


【扣】《唐韻》苦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切,音。擊也。《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出一石鼓,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扣之則鳴矣。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后切,音口。義同。又《說文》牽馬也。 本作。通作叩。

【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前歷切,音籍。《說文》無人聲也。本作。从宀尗聲。《徐曰》此寞字。今文作寂。《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又或作。《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集韻》亦作諔漃。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红楼梦》第一二○回:“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赵朴初《南京访梅园新村》诗:“几榻摩挲思战鬭,由来大业出艰难。”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英,而先见於美,有由来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渊】〔古文〕囦《唐韻》烏圓切《集韻》《正韻》營圓切《韻會》幺圓切,音。《說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又深也。《詩·衞風》秉心塞淵。又潭名。《水經注》伊水東爲淵潭。又淵淵,鼓聲。《詩·小雅》伐鼓淵淵。又姓。世本有齊大夫淵。又《集韻》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思】〔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又悲也。《詩·小雅》思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