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佩珂鸣玉释义


【佩】《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悖。《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又《論語》去喪無所不佩。又《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又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又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

【珂】《唐韻》苦何切《韻會》《正韻》丘何切,音軻。《說文》玉名。《玉篇》石次玉也。亦碼碯,潔白如雪者。又《玉篇》一云螺屬也。生海中。《通俗文》勒飾曰珂。《爾雅翼》貝大者珂,皮黃黑,骨白,可飾馬具。一名馬珂螺。《李時珍曰》珂馬,勒飾也。此貝似之,故名。《韓愈詩》送以紫玉珂。又諫珂,鳥名。文身而朱足,憎鳥而愛狐。見《說苑》。又金名。《事物紺珠》有珂金。 《集韻》或作砢。

【鸣玉】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於晋,定公饗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韦昭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宋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2.佩玉。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李善注:“《礼记》曰:‘君子行则鸣佩玉。’”宋司马光《致政王侍郎挽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