龃龉自惭羞释义


【龃龉】上下齿不相对应。明徐渭《秦望山花蕊峰》诗:“宛如齿齟齬,张吻讼所苦。”2.比喻不平正;参差不齐。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始甚峻,一里,转西渐夷,於是皆车道平拓,无齟齬之虑矣。”清李必恒《铙歌·役者讴》:“輦粟陟砠,山石齟齬。”3.不相投合,抵触。汉扬雄《太玄·亲》:“其志齟齬。”范望注:“齟齬,相恶也。”唐韩愈《答窦秀才书》:“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齟齬。”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二:“虽然两人的性格实在并不相同,但也从不龃龉的过下来了。”4.不协调,差失。多用于文辞。南朝梁刘勰《文心

【自惭】“自慙”。自己感到惭愧。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自慙居处崇,未覩斯民康。”唐白居易《初罢中书舍人》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素餐。”宋苏辙《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一:“自惭迂拙之餘,併荷宠光之及。”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自慙苦窳姿,一顾成硕果。”典

【羞】《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又《廣韻》致滋味爲羞。《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又《禮·月令》群鳥養羞。《註》羞謂所食也。又《廣韻》進也。《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傳》已進告汝之後。又《廣韻》恥也。《書·說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又《韻補》叶息救切。《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 《正字通》俗作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