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辄破戒释义


【居士】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同职居显要,而景裕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夐传》:“夐对翫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2.梵语意译。原指古印度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

【辄】《廣韻》陟葉切《集韻》《韻會》陟涉切,音。《說文》車兩輢也。又《廣韻》專輒也。又《增韻》忽然也。《韻會》每事卽然也。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盜殺衞侯之兄輒。《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能相過也。齊謂之綦,楚謂之踂,衞謂之輒。又姓。◎按《說文》从車耴聲。俗或作輙,非。漢典考證:〔《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相過也。〕 謹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考證:〔《穀梁傳》輒者何,兩足不相過也。〕 謹照原文不字下增能字。

【破戒】1.指受戒僧道违反宗教戒律。《百喻经·斫树取果喻》:“如彼伐树,復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復如是。”宋苏轼《答陆道士书》:“足下端为此酒一来,有何不可?但恐足下拘戒籙,不饮。道家少饮和神,非破戒也。”2.泛指违反戒约。宋陆游《买鱼》诗:“一夏与僧同粥饭,朝来破戒醉新秋。”明黄姬水《寄张友于吴山读书》诗:“破戒常持社中酒,损囊曾买路旁松。”清曹寅《闻隔城荷香有作》诗:“白头新破戒,彩笔各登场。”老舍《四世同堂》十七:“停止看报,对于他,是个相当大的折磨,几乎等于戒烟或戒酒那么难过。可是,他决定不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