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亦慨然挈家去释义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慨然】1.感慨貌。《荀子·宥坐》:“孔子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唐元季川《山中晚兴》诗:“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清顾炎武《有叹》诗:“慨然青云志,一旦从羈旅。”2.感情激昂貌。汉李陵《答苏武书》:“慰诲懃懃,有踰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少有大节,於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於天下。”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臺陀开纳﹞慨然投笔,辞维也纳剧场诗人之职。”3

【挈家】家眷。宋无名氏《灯下闲谈》卷上:“有商人刘损挈家乘巨船,自江夏至扬州。”《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因安禄山作乱,车驾幸蜀,在下挈家避难江南。”清戴名世《薛大观传》:“大观曰:‘此李氏之官也,非明官也。’於是挈家隐居城北之黑龙潭。”典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