僦居栽竹暮清幽释义


【僦居】。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觱篥》:“﹝麻奴﹞不数月,到京,访尉迟青,所居在常乐坊,乃侧近僦居。”宋王禹偁《赁宅》诗:“左官只抛红药案,僦居犹住玉泉坊。”清王崑藻《和钱泳卜居翁家庄》诗之三:“小住吴中隔一墙,僦居何幸近华堂。”2.指所租之屋。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鬼怪·凶宅》:“沉宗伯为史官时,从里居补官入都,僦居亦敞洁,与先寓密邇。”

【栽】《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說文》作,草木之殖曰栽。《中庸》栽者培之。又穉曰栽,長曰樹。《廣韻》種也。又《博雅》栽閣也。又《唐韻》《集韻》《韻會》昨代切《正韻》作代切,音再。《說文》築牆長板。《左傳·桓五年》水昏正而栽。《註》設築板。 俗作,非。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唐玄宗《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坐朝繁聪览,寻胜在清幽。”元刘因《游源泉》诗:“丛祠鬱苍翠,万古藏清幽。”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有四五家当峡而居,竹篱茅舍,颇觉清幽。”柔石《二月》十五:“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一处清幽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