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珽琄於盗贼兮释义


【缙】《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卽刃切,音晉。《說文》帛赤色。《急就篇註》縉,淺赤色也。又扱也。《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矣。《註》縉與搢同。又官名。《左傳·文十六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註》縉雲,黃帝時官名。又與薦同。《史記·五帝紀贊》薦紳先生難言之。《註》徐廣曰:薦紳,卽縉紳也。古字假借耳。又《集韻》將支切,音貲。義同。

【珽】《唐韻》他鼎切。《韻會》他頂切《正韻》徒鼎切,音挺。《廣韻》玉名。《博雅》珽,笏也。《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註》珽,玉笏也。《禮·玉藻》天子搢珽,方正於天下也。《註》笏也。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謂之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終葵首者,於杼上又廣其首,方如椎頭,是謂無所屈,後則恆直。相玉書曰:珽玉六寸,明自照。又人名。唐有姚珽。又《集韻》湯丁切,音聽。大圭,長尺二寸。 《集韻》或作珵。毛氏曰:俗作〈王任〉,誤。

【琄】《廣韻》乎畎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犬切,音泫。《廣韻》玉貌。《集韻》佩玉貌。《爾雅·釋訓》琄琄,刺素食也。○按《詩·小雅》鞙鞙佩璲,不以其長。註:刺無才而尸位佩玉也。本从革作鞙。又《集韻》戸茗切,音迥。義同。《爾雅·釋訓註》郭璞讀。又《集韻》姑泫切,音畎。玉貌。

【盗贼】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刑职,以詰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荀子·君道》:“禁盗贼,除姦邪。”杨倞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今俗称强取曰盗,私偷曰贼。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俺这犬吠柴门和月待黄昏,只除是盗贼不敢来相近。”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饥饉因仍,盗贼仓卒,閭落焚燔,城市剽拂。”3.对反叛者的贬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宋陆游《董逃行·读古乐府拟作》:“汉末盗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梁父吟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