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绣口垂金薤释义


【锦心绣口】比喻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词藻。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锦心绣口。”《西游记》第六四回:“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红楼梦》第四九回:“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亦作“锦心綉口”。郁雯《李清照》四:“好一个‘绿肥红瘦’!和……‘宠柳娇花’同出自锦心绣口!”

【垂】〔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

【金薤】1.倒薤书的美称。喻文字之优美。唐韩愈《调张籍》诗:“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韩醇注:“金薤,书也。古有薤叶书……言李杜文章,播於金石云尔。”宋岳珂《桯史·范碑诗跋》:“﹝柴中守诗:﹞夜光照屋四座惊,金薤银钩真墨本。”清蒋士铨《一片石·宴阁》:“行间金薤披,毫端紫电驰。”2.精美的薤菜。清赵翼《永昌面作饼大嚼》诗:“先揉银泥烂,次纳金薤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