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气味更谁亲释义


【金兰】1.指契合的友情;深交。语出《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吕延济注:“金兰,喻交道,其坚如金,其芳如兰。”唐岑文本《冬日宴于庶子宅》诗:“金兰篤惠好,尊酒畅生平。”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气味已投,金兰分定。”2.指结义兄弟。明许自昌《水浒记·党援》:“为救金兰,奔走直如飞电,取道到忠义堂前。”欧阳山《三家巷》八:“后来何守仁提议大家换帖

【气味】1.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九英,叶根麤大,虽堪举卖,气味不美。”唐杜甫《谢严中丞送乳酒》诗:“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宋梅尧臣《答王德言遗柑》诗:“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许地山《再会》:“只要饼底气味好就够了。”2.比喻意趣或情调。晋葛洪《<抱朴子>自叙》:“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棊、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唐白居易《白发》诗:“雪髮随梳落,霜毛绕鬢垂。加添老气趣,改变旧容仪。”宋范成大《元日山寺》诗:“少年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