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波荡碧霄释义


【惊波】惊险的巨浪。汉张衡《西京赋》:“散似惊波,聚似巨峙。”唐司空图《连珠》:“盖闻霽日纔升于拂曙,则蚁穴自开;澄川或激于惊波,则龙舟莫进。”明高启《秋怀》诗之十:“惊波驶且广,荡漾浮云阴。”

【荡】《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又他浪切,音儻。義同。又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又他郞

【碧霄】亦作“碧宵”。青天。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六:“碧宵传凤吹,红旭在龙旗。”宋苏轼《虚飘飘》诗之一:“露凝残点见红日,星曳餘光横碧霄。”明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二折:“神仙下碧霄,神仙下碧霄,虹霓掷綵桥。”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列仙曹,叩请烈皇下碧霄;捨煤山古树,解却宫绦。”茅盾《子夜》一:“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的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