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把归心付红叶释义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把】《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巴上聲。《說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又《廣韻》持也。《增韻》執也。《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又《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又《唐韻》《集韻》《韻會》蒲巴切,音杷。與爬通。《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又《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又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又姓

【归心】1.诚心归附。《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之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我汉王豁达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归心。”陈毅《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马列最伟大,世界正归心。”2.安心。《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3.归附的念头。《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

【付】《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傳。畀也,授也。《孔叢子·記義篇》孔子曰:若苟付可付。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又《集韻》符遇切。同祔。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註》付當爲祔。又姓。 《說文》从寸持物對人。《徐鉉曰》寸,手也。亦作仅。漢典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红叶】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唐杜牧《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元马致远《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陈毅《题西山红叶》诗:“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2.唐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宋晏几道《虞美人》词:“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明沉受先《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清龚自珍《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