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平阳宅释义


【寂寞】空虚无物。《吕氏春秋·审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吕向注:“寂寞,言空虚也。”2.寂静无声;沉寂。《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王逸注:“寂寞,无人声也。”晋谢道韫《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老舍《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象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

【阳宅】旧时堪舆家称活人的住宅。与墓地阴宅相对。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儒学》:“庙后明德堂,堂后尊经阁,高大主事,庙门与学门,二木皆受乾金之尅,阳宅以门为口气,生则福,尅则祸。”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某立身无玷,居官有绩,然门径向凶方,营建犯凶日……故阳宅之説,余终不谓然也。”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把常明义那一亩地靠到‘阴宅’上,‘阴宅’就方正了;将梁宝成那二分宅基改成‘拴马场’,‘阳宅’便文武并茂了。”2.指看陵人所住的屋宅。《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实在没法儿了,便放下活计,同上张太太,带上两个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