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夜清迥释义


【胡天】1.亦称“胡天神”。北朝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奉的神。《魏书·后妃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后幸嵩高山,夫人、九嬪、公主已下从者数百人,昇于顶中。废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隋书·礼仪志二》:“﹝后齐﹞后主末年,祭非其鬼,至於躬自鼓儛,以事胡天,鄴中遂多淫祀,兹风至今不絶。后周欲招来西域,又有拜胡天制,皇帝亲焉。其仪并从夷俗,淫僻不可纪矣。”参阅陈垣《火祆教入中国考》第三章。2.指胡人地域的天空;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官》:“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常建《塞下曲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迥】《廣韻》戸頃切《集韻》《韻會》戸茗切《正韻》戸頂切,音泂。《增韻》寥遠也。又《廣韻》光也,輝也。 通作泂。俗作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