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敷虐以刑释义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敷】〔古文〕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罦。《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敷。《書·舜典》敷奏以言。《傳》敷,也。又《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又《臯陶謨》翕受敷施。《傳》以布施政敎。又《詩·大雅》罔敷求先王。《箋》無廣索先王之道。又《廣韻》散也。又與傅同。《前漢·宣帝紀》傅奏其言。《註》師古曰:傅讀曰敷。zdic.net汉典

【虐】〔古文〕《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瘧。《增韻》苛也。《書·湯誥》以敷虐于爾萬方百姓。又災也。《書·盤庚》殷降大虐。《傳》我殷家于天降大災。又《說文》殘也。《左傳·襄十八年》陵虐神主。《註》數伐魯,殘民人。又《韻補》宜照切,叶去聲。《毛詩》匪用爲敎,覆用爲虐。借曰未知,亦聿旣髦。又宜戟切,音逆。《史記·敘傳》子羽暴虐,漢行功德。 《類篇》本作,亦作、。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刑】〔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云:从刀幵聲,剄也。从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