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忠荩臣释义


【黄】〔古文〕《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又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又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又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又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又縣名。《

【公忠】忠实;尽忠为公。《庄子·天地》:“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成玄英疏:“拔擢公平忠节之人。”《韩非子·三守》:“羣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后汉书·张酺传》:“左中郎将何敞及言事者多讼酺公忠,帝亦雅重之。”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乐毅吾所怜,拔齐翻见猜;荆卿吾所悲,适秦不復迴。然诺多死地,公忠成祸胎。”茅盾《子夜》五:“他心里佩服吴荪甫的调度真不错,同时忍不住也来发表一些公忠爱国的意见。”

【荩臣】《诗·大雅·文王》:“王之藎臣,无念尔祖。”朱熹集传:“藎,进也,言其忠爱之篤,进进无已也。”本谓王所进用之臣,后引申指忠诚之臣。唐白居易《韩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赠国郡太夫人制》:“生此哲人,为我藎臣,率由兹训,教有所自,恩不可忘。”清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盖既经藎臣硕辅,内外合谋,苦心经营者亦逾二十年,中国之声威稍稍异於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