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践阼释义


【皇帝】1.古时对前代帝王的尊称。《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苗。”2.三皇五帝的省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成玄英疏:“虽復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詮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荧至竟,疑惑不明。”一说,即黄帝。陆德明释文:“皇帝,本又作黄帝。”郭庆藩集释引卢文弨曰:“皇、黄通用,今本作‘黄帝’。”汉应劭《风俗通·声音》:“昔皇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阴,取竹於嶰谷生,其窍厚均者。”一本作“黄帝”。3.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始自秦

【践阼】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孔颖达疏:“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2.亦作“践胙”、“践祚”。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太史公自序》:“汉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晋书·刘颂传》:“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寃讼。”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