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余香著燕泥释义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径】《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註》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又《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又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註》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又直波也

【余香】1.残留的香气。《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緑熊席。席毛长二尺餘,人眠而拥毛自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唐李商隐《过伊仆射旧宅》诗:“幽泪欲乾残菊露,餘香犹入败荷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昨日得卿《黄菊赋》,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餘香,冷落西风吹不去。”2.浓郁的香气。唐丘为《左掖梨花诗》:“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3.其他香气。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林是旃檀,更无杂树,花惟薝卜,不嗅餘香。”4.馀下的香料。三国魏曹操《遗令》:“餘香可分

【燕泥】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首夏诗》:“燕泥衔復落,鶗吟歛更扬。”唐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诗:“愁衝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宋戴复古《滕王阁次韵刘允叔》:“当年杰阁栖龙子,今日空梁落燕泥。”清汪琬《示林吉人顾有典》诗:“花繁蜂酿熟,风暖燕泥乾。”2.燕子衔泥筑巢。宋陈造《春日客中》诗:“露桃烟柳为谁好,蜂蜜燕泥徒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