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儒生犹辟易释义


【后世】1.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易·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第五章第七节:“后世孔子庙中没有荀子的位置,虽然专制主义是他倡导的。”2.指后裔。《荀子·强国》:“无僇乎族党而抑卑其后世。”《后汉书·袁閎传》:“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红楼梦》第八八回:“人説二奶奶利害,果然利害。一点儿不漏缝,真正斩钉截铁,怪不得没有后世。”3.佛教语。谓来世。《无量寿经》卷下:“寿终后世

【儒生】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餘人。”汉王充《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唐元结《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郁达夫《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辟易】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张守节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唐顾况《从军行》之一:“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宋王明清《挥麈后录馀话》卷一:“瓘指剑以示曰:‘瓘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清赵翼《古州诸葛营》诗:“想是擒纵声威在,一时羣蛮尽辟易。”鲁迅《彷徨·长明灯》:“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阔亭的眼,使阔亭的眼光赶紧辟易了。”2.指屏退;击退。《北史·序传·李晓》:“行至成皋,为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