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虚名务好奇释义


【何必】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三国魏嵇康《秀才答》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巴金《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歷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尹孝逸曰:‘昔季伦金谷山泉,何必踰此?’”唐张祜《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虚名】际不符的声誉。《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汉徐干《中论·亡国》:“莽之为人也,内实姦邪,外慕古义,亦聘求名儒,徵命术士……徒张设虚名以夸海内,莽亦卒以灭亡。”宋秦观《财用上》:“晋人王衍者,口不言钱而指以为阿堵物,臣窃笑之,以为此乃姦人故为矫亢,盗虚名於暗世也。”茅盾《八十自述》诗:“忽然已八十,始愿所未及。俯仰愧平生,虚名不副实。”2.没有实际内容或与实际内容不合的名称、名义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於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周行人却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

【务】《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霧。《說文》趣也。从力,敄聲。《徐曰》言趣赴此事也。《爾雅·釋詁》務,彊也。《註》事務以力勉彊。《廣韻》事務也,專力也。《易·繫辭》夫易開物成務。又姓。《廣韻》列仙傳有務光。又《集韻》微夫切,霧平聲。務婁,邑名。又《廣韻》謨袍切,音毛。前高後下。又《集韻》莫切,音茂。昏也。又《正韻》罔古切,音武。同侮。《詩·小雅》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又《韻補》叶迷侯切,音謀。《劉楨·瓜賦》豐細異形,圓方殊務。揚暉發藻,九采雜糅。糅平聲。

【好奇】1.追求新奇;喜欢标新立异。汉王充《论衡·案书》:“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夫以淫乱之臣,忽隐其讳;正朔之后,反呼其名。意好奇而輒为,文逐韵而便作。”明刘基《题钱舜举马图》诗:“吴兴公子雅好奇,欲把丹青竞天巧。”2.谓对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窃惟圣体,兼爱好奇,是以因牋,先白委曲。”唐杜甫《渼陂行》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仇兆鳌注:“好,去声。”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