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芒差错处释义


【毫芒】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晋葛洪《抱朴子·释滞》:“离朱覿毫芒於百步。”唐裴铏《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宋司马光《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2.比喻极细微。汉班固《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宋苏轼《孙武论下》:“举百倍之势,而立毫芒之功。”

【差错】1.交错,纷杂。《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輵以方驰。”颜师古注:“差错,交互也。”2.错误;错乱。《三国志·魏志·王烈传》“卒於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老父復行,失剑於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於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晋葛洪《抱朴子·清鉴》:“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我则怕差错阴阳,激怒穹苍,天降灾殃。”3.失误、意外的事故。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我若是有差错,有输亏,誓不还。”《红楼梦》第九六回:“若有差错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