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步榛樾释义


【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唐杜甫《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九:“陶潜诗喜説荆軻,想见《停云》发浩歌。”鲁迅《野草·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步】《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音捕。《說文》行也。《書·武成》王朝步自周。《傳》步,行也。《正義》曰:《爾雅·釋宮》云: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彼相對爲名耳,散則可以通,故步爲行也。《楚辭·招》步騎羅些。《註》乗馬爲騎,徒行爲步。又《小爾雅》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白虎通》人踐三尺法天地人,再舉足步備隂陽也。《周禮·夏官》射人以貍步張三侯。《註》鄭司農云:貍步,謂一舉足爲步,於今爲半步。又《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禮·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爲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正義曰》古者

【榛】《唐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唐韻》同。《說文》木也。《詩·邶風》山有榛。《大雅》榛楛濟濟。 一曰蕪也。《揚雄·反騷》枳棘之榛榛兮。《註》榛榛,梗穢貌。又《說文》註,果實如小栗,引莊公二十四年《左傳》女摰不過栗。《徐曰》今五經皆作榛,榛有臻至之義。又《禮·曲禮》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釋文》古本作。○按此二說,則榛訓木名,訓果實。古字分,今通用。又《韻會》或作樼。《左思·蜀都賦》樼栗罅發。《註》榛樼同。又榛筓,婦人喪服。《禮·檀弓》榛以爲筓,長尺而總八寸。又聚木曰榛。《淮南子·原道訓》木

【樾】《唐韻》《集韻》王伐切《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越。《玉篇》楚謂兩木交隂之下曰樾。《淮南子·人閒訓》武王暍人于樾下。《唐書·太平公主傳》設燎相屬,道樾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