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兮心结释义


【寒暑】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高亨注:“此句指……已经过一个寒暑,即一年。”晋陆机《赴洛》诗之二:“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宋王得臣《麈史·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郭小川《夜进塔里木》诗:“三五九旅哟,一别二十寒暑。”2.冷和热;寒气和暑气。《左传·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避燥湿寒暑。”《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宋何薳《春渚纪闻·乌铜提研》:“铸金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心结】1.谓忧抑之情积结于心。语本《诗·曹风·鳲鸠》:“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悲者不可为絫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2.犹联结,联络。《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衡山王闻淮南王作为畔逆反具,亦心结宾客以应之,恐为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