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竹释义


【国师】1.国家的军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之辱也。”2.王莽设置的职官。《汉书·刘歆传》:“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参见“四辅”。3.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典篤学博闻,宜备国师。”李贤注引徐坚云:“国师,即太师也。”4.一国的师表。《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5.指国子祭酒。《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大宋僧史略》卷中:“北齐有高僧法常……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