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游子吟释义


【呱呱】1.象声词。形容小儿哭声。《书·益稷》:“啟呱呱而泣。”蔡沉集传:“呱呱,泣声。”汉扬雄《法言·寡见》:“呱呱之子,各识其亲。”宋王禹偁《感流亡》诗:“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鰥。”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谭九》:“儿呱呱啼。媪探袖出胡饼一枚,付之,啼始止。”《花城》1981年第2期:“在一艘……外轮上,他呱呱降生在周围挤满穷人的统舱里。”2.象声词。借指婴儿。清徐芳《奇女子传》:“妾,妇人,安能远出?必易服,往还且数月,而此呱呱何堪久掷?”3.象声词。形容哀哭声、哀叫声、饮水声等。唐柳宗元《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管子·地数》:“夫齐,衢处之本,通达所出也,游子胜商之所道。”晋陆机《大田议》:“夫商人逸而利厚,农人劳而报薄。导农以利,则耕夫勤;节商以法,则游子归。”明杨士奇《汉江夜泛》诗:“时迁物屡变,游子殊未还。”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我觉得广州究竟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奇异的花果,特别的语言,可以淆乱游子的耳目,但实际是和我所走过的别处都差不多的。”2.游手好闲的人。《后汉书·酷吏传·樊晔》:“凉州为之歌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吟】〔古文〕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音切,音崟。《說文》呻也。《廣韻》歎也。又《增韻》哦也,咏也,鳴也。《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戰國策》晝吟宵哭。《楚辭·漁父》行吟澤畔。《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註》吟咏長在人口也。《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註》謂語吃不能明了。又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又音含。《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又《集韻》牛錦切,音僸。《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