觏止欣眉睫释义


【觏止】相遇。语出《诗·召南·草虫》:“亦既覯止,我心则降。”毛传:“止,辞也。覯,遇。”唐沉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序:“佺期承恩北归,中途覯止,访及故旧。”清袁枚《新齐谐·麒麟喊冤》:“夫君外出,妾等心忧。‘亦既覯止,我心则降’,言既见而心安,此人情也。”

【欣】《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斤切,音訢。《說文》笑喜也。《禮·月令》慶賜遂行,無不欣說。《周語》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又欣欣,亦喜貌。《楚辭·九歌》君欣欣兮樂康。《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亦作訢。《前漢·賈山傳》天下訢訢,將興堯舜之道。又作忻。《史記·管晏傳贊》爲之執鞭,所忻慕焉。又獸有力之名。《爾雅·釋獸》兔絕有力,欣。牛絕有力,欣犌。又州名。《廣韻》本漢陽曲縣地,隋置欣州,因欣口爲名。又姓。見《奇姓通》。又叶虛言切,音軒。《陸雲·贈顧尚書詩》華英已曜,餘光難延。會淺別速,哀以紹欣。 《集韻》

【眉睫】1.眉毛和睫毛。亦泛指人的形貌。《庄子·庚桑楚》:“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説,观於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宋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并寄邵不疑》:“细蝇绕眉睫,驱吓不可攘。”叶圣陶《穷愁》:“松母喜溢眉睫,额手言曰:‘岂松儿已释归耶?’”2.指人的脸色、眼色。《魏书·崔亮传》:“亮曰:‘弟妹飢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於市,安能看人眉睫乎!’”3.比喻切近。《韩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賁育之死。”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