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鲜高下照横溪释义


【红鲜】红米;红稻。唐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仇兆鳌注:“江浙人谓红米曰红鲜。”唐杜甫《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红鲜终日有,玉粒吾未慳。”仇兆鳌注:“稻有红白二种,红鲜,红稻种名。”2.指鱼。晋潘岳《西征赋》:“红鲜纷其初载,宾旅竦而迟御。”唐张松龄《渔父》词:“钓得红鲜劈水开,锦鳞如画逐鉤来。”元张斛《寓中江县楼》诗之七:“松薪炊白粲,水蔓繫红鲜。”3.色红而鲜艳。唐张祜《江南杂题》诗:“碧瘦三稜草,红鲜百叶桃。”前蜀牛希济《临江仙》词之七:“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

【高下】1.上和下;高和低。《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国语·楚语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宋叶梦得《怀西山》诗:“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若拘定枝枝节节都有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2.指声音的高低。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全唐诗》卷八六二载《灵响词》之一:“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明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李近楼琵琶》:“老稚高下,各各曲尽,又不杂一男音。”3.高处和低处。《

【横】《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又《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又《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又《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又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又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又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溪】《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