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崔嵬绝顶看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崔嵬】1.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毛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唐孙鲂《湖上望庐山》诗:“輟櫂南湖首重迴,笑青吟翠向崔嵬。”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2.比喻巨大的障碍或困难。《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华罗庚《病中斗(答众问)》诗:“驰驱絶广漠,腾跃越崔嵬。”3.山顶。《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毛传:“崔嵬,山巔也。”4.高耸貌;高大貌。《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鋏之陆离

【绝顶】1.山之最高峰。南朝梁沉约《早发定山》诗:“倾壁忽斜竖,絶顶復孤圆。”唐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絶顶,一览众山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予游大邑鹤鸣观,所谓张天师鵠鸣化也。其东北絶顶,又有上清宫。”陈毅《水晶坡又阻雪》诗:“攀登絶顶望天海,新月初挂远山角。”2.比喻事物之最高境界。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论其词品,已臻絶顶,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五·王文成》:“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絶顶。”冰心《山中杂记》七:“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