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传风雅似闻韶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又《說文》遽也

【风雅】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诗经》。汉班固《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清王晫《今世说·文学》:“曹秋岳称李天才长律诗云:《风》《雅》以来,仅有斯製。”2.指诗文之事。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五代齐己《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且寻风雅主,细看乐天真。”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黔中某孝廉以博学高才,主持风雅。”3.风流儒雅。晋陆机《辩亡论上》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闻韶】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韶》,传为舜时的乐名,孔子推为尽善尽美。后以“闻韶”谓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唐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宋范仲淹《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鏞,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存《击壤》之风。”傅尃《次韵答令希见过王仙馆中留别》:“载酒有人来问字,传餐无肉笑闻《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