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槛临堂更曲池释义


【槛】《唐韻》胡黯切《集韻》《韻會》戸黤切,音艦。《說文》櫳也,房室之疏也。《徐曰》軒牕,下爲櫺曰闌,以板曰軒、曰檻。《前漢·朱雲傳》攀殿檻,檻折。《班固·西都賦》舍櫺檻而却倚。又《玉篇》檻,楯也。《楚辭·招》高堂邃宇,檻層軒些。《註》縱曰檻,橫曰楯。又檻,車也。《前漢·陳餘傳》貫高乃檻車詣長安。又圈也,以檻禽獸,故曰圈檻。《淮南子·主術訓》養虎豹犀象者,爲之圈檻。又檻檻,車行聲。《詩·王風》大車檻檻。又泉正出者曰檻泉。《詩·大雅》觱沸檻泉。又與濫通。浴器也。《莊子·則陽篇》同檻而浴。《註》一作濫。 《正韻》分

【堂】〔古文〕坣《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又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又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又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又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曲池】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灵枢经·本输》:“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2.曲折回绕的水池。《楚辞·招魂》:“坐堂伏槛,临曲池些。”王逸注:“下临曲水清池。”南唐冯延巳《抛球乐》词:“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緑未成。”清黄景仁《如梦令·晓遇》词:“细雪乍晴时候,细水曲池冰皱。”何其芳《忆昔》诗之二:“万里寒江滩石吼,几杯旨酒曲池浮。”3.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春秋·桓公十二年》:“公会杞侯、莒子,盟子曲池。”杜预注:“曲池,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