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告书春秋释义


【赴告】1.春秋时各国以崩薨及祸福之事相告。前者称“赴”,后者称“告”。《左传·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惩不敬也。”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赴告策书,诸所记註,多违旧章。”孔颖达疏:“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至於《春秋》一书,不过因赴告之文,书之以定褒贬。左氏乃得依经作传。其时不赴告而背理坏道乱亡破灭者,十倍於《左传》而无所考。”2.专指报丧。《史记·周本纪》:“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宋陆

【春秋】春季与秋季。《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晋陶潜《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2.指春秋两季的祭祀。《国语·楚语上》:“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韦昭注:“春秋,言春秋禘、祫。”3.泛指祭祀。《左传·僖公十三年》:“春秋窀穸之事。”4.泛指四时。《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汉张衡《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