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正和柔释义


【风气】1.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文选·宋玉<风赋>》:“其所託者然,则风气殊焉。”吕向注:“虽同託户穴,其於清浊亦殊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明高启《送顾倅序》:“士之仕於外者,咸乐居之;以其风气清美,有山川臺榭之胜,鱼稻茶笋之饶。”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七章:“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风气不通,故於卫生不宜,太平极乐则居山顶,风气四通,故於养生最益也。”2.气候。《尚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汉书·西域传上·安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和柔】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世南外和柔而内忠直。”明李贽《<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2.犹和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3.谓柔媚宜人。宋叶适《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宋刘克庄《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清黄鷟来《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

四明山记游八十韵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