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烟五色释义


【非烟】1.亦作“非烟”。《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后因以“非烟”指庆云,五色祥云。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唐权德舆《杂诗》之一:“婉彼嬴氏女,吹簫偶萧史。綵鸞驾非烟,绰约两仙子。”2.喻藻绘绚烂。宋王禹偁《贺南郊大赦表》:“不得涌非烟之词,濡甘露之笔,藻绘於玉册,发挥於皇谋,亦臣之不幸也。”3.唐人小说中的人名。唐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之妾步非烟,貌纤丽,善文墨。邻居赵象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

【五色】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2.泛指各种颜色。《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三国魏曹丕《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唐韩愈《谢自然诗》:“簷楹蹔明灭,五色光属联。”《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説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色,耳朵可以辨五声。”3.神色。参见“五色无主”。4.中医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