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浮亦云泰释义


【飞浮】舟行貌。《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诗》:“万轴胤行卫,千翼泛飞浮。”李周翰注:“飞浮,舟行皃。”2.上升貌。宋王安石《祥云》诗:“冰入春风涨御沟,上林花气欲飞浮。”汉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云】《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

【泰】〔古文〕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太。《說文》滑也。又大也。《前漢·郊祀歌》揚金光,橫泰河。又通也。《易·泰卦》天地交泰。又甚也。《詩·小雅》昊天泰憮。又寬也,安也。《論語》君子泰而不驕。又侈也。《晉語》恃其富寵以泰於國。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陵泰丘。又風名。《爾雅·釋天》西風謂之泰風。《註》西風成物,物豐泰也。又山名。《爾雅·釋山》泰山爲東嶽。又有小泰山,在朱虛縣,汶水所出。又州名。本晉海陵郡,今屬揚州府。又泰安州,本唐泰州,屬濟南府。俱見《廣輿記》。又澤名。《山海經》瀤澤之水,東北